欢迎访问 文化动态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动态 > 正文

春到壮乡润《歌海》,砥砺前行三十载 ——《歌海》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南宁召开

时间:2021-04-0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4月1日,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召开《歌海》创刊30周年座谈会。广西区内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等受邀参加。会上,专家们对《歌海》近几年出版的样刊进行了综合评审,并就进一步提升《歌海》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赖富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赖富强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歌海》创刊30周年,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召开这次座谈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歌海》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二是严格执行制度,不断提升办刊质量;三是与时俱进打造精品,开创新时代办刊新格局。希望研究院高举旗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站位、提振精神、开阔视野、开拓创新,为助力建设壮美广西、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张功勇在会上发言指出,期刊要把握好内容导向问题。内容是期刊的核心,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期刊要主动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体验。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歌海》创刊30年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歌海》历经30年的锤炼,定位、栏目、内容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整体达到了较高的办刊水平。《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廖明君谈到做期刊要把握三点:政治站位要准,学术水平要高,编校质量要强。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主任、《广西民族研究》主编俸代瑜和《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李永强均认为,意识形态把控是办刊最重要的环节,刊物要走在前面,需及时更新知识,注重科学发展。《当代广西》编辑部主任阳秀琼则强调期刊编辑流程一定要规范化,期刊排版要注重文章的关联性。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馆长、一级指挥覃广周和《广西日报》副刊部主任、高级记者、编审郭学军以及《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教授杨军还有广西艺术学院研究员、《歌海》原主编黎学锐均对《歌海》的办刊特色和栏目设置表示了肯定,称赞《歌海》是一本有情怀的杂志,最大特色是融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于一体,封面厚重简约,内容丰富活泼,既刊发了很多荣获大奖的歌曲、剧本及美术作品,又是广西文艺评论的阵地之一,作者能在期刊中展示自己的理论成果和艺术结晶,助力培养了大批的广西优秀艺术人才和艺术科研队伍。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主要负责同志感谢领导专家们为《歌海》的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表示会认真吸收采纳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建议,力促《歌海》保持特色、提升质量、扩大影响,在巩固原有办刊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拓宽领域,增强学术含量。

  《歌海》创刊于1991年,是由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30年来,《歌海》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打造艺术研究、创作、交流、展示主阵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刊风格,在业界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对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常设栏目有艺苑名家、本期特稿、青年论坛、艺苑评谭(包括戏剧评论、音乐评论、舞蹈评论、美术评论)、文化视域、剧本园地、歌海撷珠、画韵墨香等。截至2020年11月12日,《歌海》共出版文献量8941篇、总被下载次数450280次、总被引次数7396次,刊发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成果论文494篇,成为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重要阵地。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8444758.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