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动态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动态 > 正文

叫响“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

时间:2021-04-26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叫响“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

  演员在表演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箜篌

  叫响“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

  中外嘉宾在交流探讨

  叫响“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

  嘉宾认真聆听论坛发言

  ‘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平台,也应该是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的新载体。

  暮春时节,高朋云集。“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这个河南文旅发展的新IP,叫响2021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让世界听到了河南加快打造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重要窗口、具有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的“最新表达”及信心与决心。

  “河南历史厚重、山川锦绣,郑州、开封、洛阳三个历史名城联动‘秀’河南,能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文明,触碰更生动的中国。”论坛上,嘉宾对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带建设心生期待。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中原地区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其中分布于黄河沿线的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古都,集中承载和见证了璀璨辉煌的黄河文化,是展示华夏文明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这里有中国考古发掘的“最古老村落”唐户遗址,“最古老城池”西山古城,“最古老王都”王城岗古城,最早的丝绸、瓷器等遗存。从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二里头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郑州管城商代王城遗址,到秦末风云际会、楚汉争霸,盛唐东都洛阳的繁荣、大宋《清明上河图》的盛景;从先民们在这里演绎八卦、作《河图》《洛书》,到诵唱脍炙人口的《诗经》,肇始儒、释、道之微言大义,创作流芳百世的唐诗宋词,华夏文明、黄河文化不断孕育、创新和发展,铸就了中华文明的根和魂。

  文化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追求,是现代旅游的主题和灵魂。去年以来,郑州、开封、洛阳三市携手启动了“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旅游带建设,着力打造具有中华文化标识、黄河流域文化特征的世界级文旅产品,让三座城市以文化为纽带更紧密地联起来、高质量发展兴起来。

  围绕“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郑汴洛三市联动,以生态为基,推动沿黄生态修复,实施上下游、左右岸共治,让自然大气、奔腾不息的黄河风光与城市融为一体,让人们走近黄河、感受幸福河;以交通为线,谋划建设连接三市的轨道交通快线,将开封古城、商代王城、嵩山“天地之中”、龙门石窟、洛阳老城等串联起来,打通黄帝文化、嵩山文化、古都文化、黄河文化的空间联系,用历史文化肌理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以文化为魂,做好黄河沿线的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西山古城遗址、大运河遗址、大河村遗址等历史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等一批黄河文化实体展示地标项目建设,连点成线、穿珠成链,打造沿黄文化遗产带、展示带。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平台,也应该是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的新载体。”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如是评价。

  “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集成与展示。黄河流域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印度河—恒河等大河流域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图谱。依托“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这一平台,河南着力搭建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促进“一带一路”城市的旅游互动,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在郑州,体会华夏古国的神秘;在洛阳,看盛世隋唐的辉煌;在开封,感受梦华大宋的气象。”“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这是郑汴洛三城联袂向世界发出的问候,也是“出彩河南”向世界发出的邀约。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1/04-23/2131847.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