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动态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调研 > 正文

拉萨市着力保护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

时间:2022-06-22  来源: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  作者:佚名 

  

  为全力保护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更好发挥其在调节和改善局部地区气候、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景区旅游价值、增加旅游业收入,让农牧民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福祉,吃上“旅游饭、生态饭、小康饭”。拉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与发展共融、共生、共存理念,深刻认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的重大意义,着眼长远、立足长效,坚决做到全面整改、深入整改、彻底整改,全力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努力打造全区高原精品生态旅游示范工程。

  以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推进整改工作。2018年,纳木错自然保护区临时建筑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拉萨市成立拆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纳木错景区保护开发商户及群众搬迁实施方案》,同时成立由57名干部组成的纳木错自然保护区临时建筑拆迁工作专班,进一步强化责任分工,形成上下整体联动、共同推进的强大工作合力,确保纳木错自然保护区临时建筑拆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安排资金5626.37万元,实施退化土地生态修复试点、尼亚曲鱼类洄游场所生态修复、生物灭鼠、道路景观生态修复、尼亚曲水土流失治理、纳木湖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清洁能源推广9个项目。治理退化草地110.5公顷、修复尼亚曲鱼类洄游通道1.2公里、建设招鹰架1160根、治理鼠害面积3.86万公顷、修复道路景观40余公里、绿化面积17602平方米、治理尼亚曲上游水土流失面积500公顷。

  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把问题整改抓常抓细抓实。成立纳木错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当雄管理局,明确管理责任、统一保护区和景区管理权责。制定长效管理制度,编制《纳木错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设管理规定》《项目规划报审办法》《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节约用地、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制度规章,加强执法监督,不断强化对纳木错及水域岸线的保护与管理,切实把各项工作和问题整改落地落实。2018年以来,共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类资金3104.62万元,累计清运生活垃圾130车次2600余吨、建筑垃圾240车次8400余吨,107户临时建筑和45个摊位全部拆除,有效降低商业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危害。编制《纳木错景区保护开发降牧减畜实施方案》,开展降牧减畜工作,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牦牛减畜3404头、羊减畜16422只,有效促进景区的生态恢复和良性循环。

  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群众满意度作为验收整改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从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服从、配合政府实施拆迁为工作出发点,制订出台《当雄县纳木错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临时建筑拆迁安置工作方案》,积极与商户及群众进行座谈交流,耐心细致地摆事实、讲道理,召开宣讲会,用心用情用力向群众讲明补偿政策和安置措施,充分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加大政策宣传,营造和谐拆迁氛围,形成了保护区管理水平、群众满意度双向提升的良好局面。

  聚焦民生实事,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工作目标,全面提升城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功能,建设25座垃圾收集池、一座垃圾转运站、配备5辆垃圾收集转运车,纳木湖乡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收集转运全覆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为800余户农牧民安居房建设了保暖阳光房,改变了农牧民长期以来用牛粪、薪柴取暖的习惯,有效保护4000余公顷灌木丛免遭破坏;实施旅游活动管控,结合景区实际承载能力,合理制定旅游人数标准。

  为解决游客驾车不规范行驶和保障人员车辆安全,遏制践踏草地等行为,投入9100万元采购新型纯电动环保观光车68辆,统一组织游客按照规定线路进行游览参观,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切实保护好纳木错自然景观资源,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通过近年来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和加大污染综合防治力度,纳木错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纳木错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当雄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xwzx_69/dsdt/202206/t20220621_3040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