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动态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调研 > 正文

大美边疆|他们,守护着大美羌塘

时间:2022-06-28  来源: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  作者:佚名 

  

  
位于双湖县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的普若岗日冰川。(新华社记者旦增尼玛曲珠摄)

  “万物精灵在这里繁衍生息,大美羌塘,我把你深情地歌唱……”

  这首新创的《大美羌塘》歌曲,让那曲市双湖县管护员们听来倍感自豪。作为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员,他们默默奉献,守护着羌塘高原的“大美”和神奇。

  双湖县位于西藏北部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平均海拔5000多米,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县,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超过200天……

  
管护员强巴出发前调试巡逻用摩托车。(受访者提供)

  强巴今年37岁,5年前成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业管理站的一名管护员。每天一大早,他骑着摩托车出门巡逻。冬季,是最辛苦的季节。“这是藏羚羊的交配期,降雪会导致藏羚羊觅食困难,我们要在藏羚羊聚集区投放饲草,帮助它们平安度过交配期。”强巴说。

  强巴过去是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的牧民,成为管护员后,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他加强了普通话的学习,学会了使用相机和红外线监测设备。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家,也是我的家,我要守护好这里。”强巴说。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记者了解,这些年,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那曲的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目及数量在恢复、增加,野生动物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那曲的藏羚羊种群数量由原来的3万只到5万只增加到约15万只,藏野驴由原来的1万头左右增加至约8万头,野生动植物环境、栖息地等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状态。今日羌塘,恰如《大美羌塘》中咏唱的那样——“野生藏羚羊悠然迁徙,这里是万物精灵的天堂……”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藏野驴。(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来自双湖县雅曲乡的“90后”管护员白玛桑培,2016年12月到双湖县亚阿木管理站工作,如今已经是管理站站长。

  清晨,位于双湖县城以北的亚阿木管理站内,白玛桑培正在生火做饭。“夏天比冬天暖和了很多,但巡逻时车轮更容易陷进泥里。”他说,他们一天最多要行驶100多公里。一路上,他们得了解各个点位野生动物数目,对受困野生动物进行救助,发现、禁止野生动物偷猎行为,并帮助处置保护区内相关问题。

  
双湖县管护员在巡逻时用餐。(受访者提供)

  在距亚阿木管理站上百公里的阿嘎龙巴管理站,同样是“90后”的站长让琼正在收拾桌上的群众感谢信。“这是留守在这里的牧民送来的。”让琼小心地把信收好。不久前,在他们站管理的措折强玛乡,4只雪豹袭杀了一户牧民家里的80多只羊,这个情况很快被让琼了解到了。

  “这里的羊出栏率不高,冬季漫长,羊儿们掉膘快,一只羊要四五年才能出栏,80多只羊没了,是一个家庭巨大的损失。”让琼说,他们很快将情况报告给了上级有关部门,相关部门为受损牧民提供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

  据了解,西藏各地先后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商业保险业务,截至目前,已兑付补偿资金7.22亿元,实现了维护群众利益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双目标。

  让琼说,这里曾经通信不便,他们需要开车十几公里才能找到手机信号,而现在,每个管理站都配有全新的卫星电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余晖洒落,远处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悠闲地低头进食……好一个大美羌塘!

  
彩虹下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野驴。(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xwzx_69/dsdt/202206/t20220627_3050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