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动态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观察 > 正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两篇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2-07-2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作者:佚名 

  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史全全副教授与内蒙古大学张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杲研究员合作,分别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和《Carbon》上发表两篇有关光催化苯甲醇绿色高效合成苯甲醛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Bismuth oxyhalide quantum dots modified sodium titanate necklaces with exceptional population of oxygen”(溴氧铋量子点修饰调控钛酸钠纳米项链产生丰富的氧空位)和“In-situ exfoliation and assembly of 2D/2D g-C3N4/TiO2(B) hierarchical microflower: Enhanced photo-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under visible light”(原位剥离自组装精致设计二维/二维g-C3N4/TiO2(B)异质结提升光催化氧化苯甲醇反应性能),两篇论文均以史全全副教授为第一作者。

  苯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除草剂、添加剂、化妆品、食品和医药等众多领域。传统的合成工业是采用甲苯直接氧化,不仅需要使用高价态金属盐(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等氧化剂,而且,合成过程需要大量有机溶剂,不利于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人工光合成技术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将苯甲醇氧化成苯甲醛,是目前高效绿色合成苯甲醛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策略。

  本研究成果首先通过钛酸钠纳米管解离自组装,并定向排形成一条条细而长、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的纳米项链。溴氧铋量子点均匀沉积在钛酸钠项链的表面,有效构筑了异质结,实现了苯甲醇绿色高效合成苯甲醛,结合电子顺磁共振能谱和理论计算表明异质结表面丰富的氧空位促进了苯甲醇到苯甲醛的转化。

  

  其次本研究通过类石墨烯氮化碳在乙二醇溶液中原位剥离,并自组装设计合成了二维/二维C3N4/TiO2(B)异质结,紧密接触的二维异质界面,有效的调控表面化学价态和缺陷位,形成了内界电场,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间相互迁移,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实现了苯甲醇高效完全转化为苯甲醛。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65029)、内蒙古青年科技英才(NJYT-20-B20)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mgov.edu.cn/jydt/gxdt/202207/t20220711_20857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