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动态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动态 > 正文

应急广播有力服务我省防汛救灾工作

时间:2024-07-23  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2024年入汛以来,全省各级文旅部门部署运用115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20万余个应急广播发布终端,有力支撑防汛救灾工作,真正让“小喇叭”发挥了“大作用”。

  一是谋划部署早。入汛初期,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时下发通知,指导各地将应急广播纳入当地应急管理体系,强化预案管理,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应急广播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7月中旬,省省文化和旅游厅又部署开展全省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行动。各级文旅部门闻令而动,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超前部署,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精准服务。在汛期到来前,铜陵市利用应急广播反复播放应急撤离预案,泾县组织技术人员对应急广播机房、平台及问题终端进行检修调试,颍上县乡镇提前制作编辑防汛宣传音频,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达到群众。

  二是应急响应快。各级文旅部门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横向对接,建立应急广播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值班值守和应急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应急广播“最后一公里”传播优势,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避险提示、转移安置等信息。黄山、淮北等地加强部门联动,应急广播平台及时准确播报暴雨等信息。芜湖市湾址区开展应急广播演练和现场收测,及时响应发布应急指令。休宁县在“6.20”洪水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21支应急抢修队伍,冒雨抢修因雷暴天气损坏的应急广播发布终端,做到在紧急时刻应急预警消息“人无我有,人断我通”。推动广播电视局、台同向发力,安徽交通广播同步启动广播端和新媒体端,实时播报权威防汛和路况信息等。

  三是作用发挥好。各级文旅部门结合本地防汛实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信息播发频次和播发时长,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入汛以来,黄山市利用应急广播平台发布信息3298次,撤离转移村民3460余户,减少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宣城市发布预警信息750余条次,撤离自然村组170余个、2550余人,减少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铜陵市利用应急广播动员群众转移7146人,减少经济损失900余万元;六安市应急广播平台共发布信息496条次,撤离人员1091人。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等对我省应急广播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wlyw/807440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